详情介绍
车间的整体布局,要以产品的工艺流程、生产规模、配套设备和预定的场地为主线,结合其他细节来做调整。如果是新建厂房,能够准确的通过工艺和规模自由设计,在满足工艺需要的基础上,配合场地利用和预期的风格进行外观布局,如果是已有固定建筑物,整体结构已经定型,只能在有限空间内进行规划。
车间布局的总体原则是以物流为主线,结合水、电、汽、冷的供给方便,规划整体结构,然后根据细节调整,同时安全和消防要求也要放在首位,安全不单单是消防和疏散这么简单,包括建筑结构、建筑和设备设施材料、各种管线布局隐患的预防,等等。
车间布局应顺畅、紧凑、合理,避免往返交叉和长距离运输或多次运输,但并不是要一条线式的设计,这样空间利用和管理上都会有欠缺。为使生产车间流程顺畅同时避免一条直线带来的弊端,一般将建筑物设计成T形、L形或U形,如果是多层车间,还应该要考虑上下运输的问题。新建厂房还应考虑后期扩建的可能性,要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前面提到,车间总体布局以物流为主线,其他布局在这个基础上调整。食品工艺流程大多数都是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过程,即从非清洁到清洁的过程,因此,车间原则上应该按照产品的加工进程顺序进行布局,使产品加工从非清洁的环节向清洁环节过渡,避免在加工流程中出现交叉和倒流。不同清洁区之间要要采取对应的隔离措施,形成不同的功能间,以便控制彼此间的人流、物流和空气流,避免产生交叉污染。物流的传递通过传递窗进行或通过加工设施自带功能传输,如连续蒸煮机、油炸机、蒸柜生熟区分别开门等,既隔开了生熟区域,又传递了物料。不同清洁区要分别设置工器具清洗、消毒间,根据需要配备清洗消毒设施设备,消毒间应有冷热水供应,排水顺畅。
下角料和废弃物要用密闭的包装从专用出口运出,或按物流逆向运出,应注意交叉污染的预防。
仓库为车间配套建筑,位置应尽量靠近相应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并根据贮存物料的不同,选定符合防火安全所要求的间距与结构。
原、辅料库和成品库:原辅料和成品库,依照产品的贮存需要,可能分为常温库、保鲜库和冷冻库;由于食品加工的原料千差万别,清洁度也不同,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新鲜或冰鲜的肉类,水产品等,若无法立即处理,需要冷藏保存,冷冻的肉类和水产品,则需要冷冻保存,而蔬菜、肉类、水产品,清洁度和风味截然不同,即使贮存要求相同,也不能同库存放,运输工具也应该分开;综合以上因素,同时考虑进入车间的方便性,制冷能源供给的方便,要统筹考虑仓库的位置、面积和区间划分,以及各自出、入库通道,进、出车间的通道等。通常要控制温度仓库,尽量与车间相连,便于出入库,避免原料进入车间使用或成品入库时需要在厂区运输,而常温贮存的原辅料库可以在离车间不远的位置单独建设。
原料库和成品库,如果清洁度和贮存条件一致,也可以建在一起,适当进行物理隔离,这样的情况车间一般为U形,原料入口和成品出口在同一侧。
包装材料库:考虑防火和进货方便,包材库和常温原辅料库一样,大型工厂可以建不跟车间连为一体独立仓库,包材库可以和常温原辅料库在一个建筑内不一样的区域存放,但应有跟车间相连的内、外包材暂存库,用于一两天内使用的包材消毒。小型工厂的包材库存量较少,通常能设置在在车间包装间相连位置,便于传递进车间使用。
人流是在车间布局主流程基本确定的基础上,进行布局人员进入车间的入口,更衣室、洗手消毒设施的设置,进入车间后人的流动录像等。
目前一般要求不同清洁度的区域,应分别设置车间入口,除非建筑物已经固定无法改变,尽量不再设置从非清洁区进入清洁区的二次更衣的模式。每个车间入口都应设置更衣室,洗手消毒设施,清洁度要求高的区域还应设置风淋。比较规范的更衣室应有换鞋间,便衣存放间,换工作服、鞋间,洗手消毒设施的配备要跟该区域的工作人员数量相适应。
人员进入车间后,应立即进入工作区域,避免相互之间交叉或跟物流交叉,尽可能的避免人员穿过一个功能间进入另一个功能间工作的情况,每个功能间都应配备洗手消毒的设施以用于定时或随时洗手消毒。
这一部分主要基建和设备部的同事负责,质量人员关注较多的一般是水(冰、蒸汽)和气(换气、消毒、空气洁净度)。
车间供水方向应逆加工进程方向,即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供水管路应尽量统一走向,冷水管要避免从操作台上方通过,以免冷凝水凝集滴落到产品上。为避免水管外不洁的水被虹吸和倒流入管路内,须在水管适当的位置安装真空消除器和止回阀。
车间的排水沟应该用表面十分光滑、不渗水的材料铺砌,施工时不得出现凹凸不平和裂缝,并形成一定倾斜度,以保证车间排水的通畅,最好各区域单独设出口,需要跨区域排水,排水的方向要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方向排放。排水沟出口要有防鼠网罩,车间的地漏或排水沟的出口应使用U型或P型、S型等有存水弯的水封,以便防虫防臭。
如果有需要蒸汽加热的设备,还需要仔细考虑蒸汽的供给、排汽设施,冷凝水控制等。
气流主要考虑车间的封闭性,空气洁净度,功能间之间压差,洁净度要求高的车间,进入车间的空气应通过空气过滤装置,并通过正压送风,形成压差,避免空气从其他区域进入。存在空气流动的功能间之间,空气应从洁净度要求高的区域,流向相比来说较低的区域。
车间有冷冻设施和控温要求的,需要仔细考虑制冷设施和冷媒管道的布局,减少输送带来的损耗,相应的管道避开生产线和工作台,也要考虑冷凝水的控制。
动力供应设施应靠近负荷中心,根据自身的需求要有配套的供电、供水、供蒸汽、供天然气的条件,供电距离和容量上应得到供电部门的保证。锅炉房应尽可能布置在使用蒸汽较多的地方,这样做才能够使管路缩短,减少压力和热能损耗。污水处理站应布置在厂区和生活区的下风向,并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同时应利用标高较低的地段,使污水尽量自流到污水处理站。污水排放口应在取水的下游。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干化场地应设在下风向,并要考虑汽车运输条件。压缩空气大多数都用在仪表动力、鼓风、搅拌、清扫等。因此空压站应尽量布置在空气较清洁的地段,并尽量靠近用气部门。空压站冷却水量和用电量都较大,故应尽可能靠近循环冷水设施和变电所。由于空压机工作时振动大,故应考虑振动、噪声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食品工厂的工程管线较多,除各种公用工程管线外,还有许多物料输送管线。了解各种管线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铺设方式,要在总体设计的时候统一考虑。处理好各种管线的布置,不但可节约用地,减少费用,而且可使施工、检修及安全生产带来非常大的方便。管线布置时一般应注意下列原则和要求:
2)宜直线铺设,并与道路、建筑物的轴线以及相邻管线平行。主管应布置在靠近主要用户及支管较多的一侧;
3)最好能够降低管线交叉。管线交叉时,其避让原则是: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重力管;软管让硬管;临时管让永久管;
5)除雨水、下水管外,其他官线一般不宜布置在道路以下。地下管线应尽量集架布置,铺设时应满足一定的埋深要求,一般不宜重叠铺设;
合规是必须的,符合规定标准也是基础要求,但是每做一件事,都要找标准的某条某款,然后再去做,除了效率低下外,可能很难有大局观和整体布局的意识。
理想的做法应该是食品专业技术人员了解食品加工的基础原理,基建设备人员了解建筑和机械及水电气等安全知识,熟知法规和规定要求,透彻理解法规和标准规定的本质宗旨(而不单单是具体的参数),明白这些规定要控制的危害和行为,将这些意识融合到自己的思维中,利用团队的力量,做出宏观布局。宏观布局有了,做具体细节的时候,再去查具体标准,确定参数,或者有专人负责细节处理,根据参数和详细情况,再做微调。
一定要注意,生产质量人员和基建设备人员,要团结协作,统筹考虑,如果各想各事,很难做出合理的布局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