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助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2024-08-25 新闻中心

  12月31日,走进苍溪县经开区紫云工业园,一条条园区作业道四通八达,一栋栋标准厂房伫立其中。“租金补助、自建厂房补助、财政支持等政策我们都享受了,苍溪投资环境好,服务更是贴心。”四川汇智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捷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苍溪,是他明智的选择。

  近年来,苍溪紧紧抓住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招商、产业转移、企业培育等,坚持工业强县,一直在优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补短板,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全力助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抢抓机遇,紧扣重点、突破难点、干出亮点,打造一个具有实力、活力、魅力的工业园区?苍溪县经开区紫云工业园的发展说明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强劲支撑和有力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增强紫云工业园区自我造血与发展的功能。”苍溪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扬和记者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甚至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良好的基础才能吸引更加多的产业项目入驻。

  近年来,苍溪县委、县政府加大资金争取和投入,建成紫云工业园苍溪经开区紫云工业园、古梁工业园3平方公里,截止目前,共吸引各类企业102家入驻,逐步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古梁园三期道路(钧燕-骐良建材)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申报,新增扩面150亩;浙江三门援建产业园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具备项目承接能力,倒班房等配套设施全面完成;中小微企业孵化园三期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完成了1栋4层整体的结构、2栋3层整体的结构建设......今年以来,苍溪县经开区紫云工业园的硬件条件逐渐完备,吸引力与承载能力不断的提高,一个人气不断聚集、基础设施更完善的经济稳步的增长极正加速形成。

  12月14日,中红普林集团医疗级手套项目正式落户苍溪。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亿元,年产120亿只医疗级手套,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利润12.5亿元,年纳税约5亿元,解决就业约1500人,是苍溪有史以来自主招引的投资最大的民营工业企业。

  “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为项目长久生存和企业优质发展培育肥沃的土壤。”苍溪县委书记张世忠表示,将举全县之力做好公司制作用气、用电、用水、用工等要素保障,打造川内县域最优营商环境,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最优质的“苍溪服务”。

  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近年来,苍溪县不断在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链延伸上下功夫,充分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项目联挂,细化项目推进责任清单,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工业项目手续办理,实行“妈妈式”服务,解决项目困难。近年来,累计实现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实现了项目建成投产30多个。

  苍溪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家智表示,该县围绕主导产业累计完成项目包装储备82个,同时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亿元,争取项目资金3500万元、债券资金2.4亿元,为项目招商建设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该县围绕“十四五”新型工业园规划,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西部协作等机遇,进一步厘清天然气综合利用、机电制造、食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充实项目储备库,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清单,完成机电产业园、天然气发电、元坝工业园建设等项目10个,总投资约120亿元。

  “本年度我们的产值实现了2200万人民币,其中出口创外汇是299.8万。”这两天,位于苍溪县紫云工业园区的广元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安叔正在东西部协作车间里,现场指导几十名员工们赶制一批制鞋加工订单。

  好的营商环境是公司实现效益的有利保障。广元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作为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制鞋产业,拥有成熟的制鞋技术和销售经营渠道,入驻苍溪县后,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如今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重点中小企业、省扶贫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省模范职工小家、县规模以上重点工业公司。该公司现年产50万双外贸成品鞋,年产值2200万元,创税100多万元,2018年自营出口至今已累计创汇850多万美元。

  四川玉一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并以体系为标准达到技术、质量、管理、生产与国内外市场相接轨的黄铜锻压阀门生产企业。公司负责人卢陈勇介绍说,目前该企业共有员工30余人,共设有冲红锻打和精加工两个生产线车间,生产产品涉及球阀、闸阀、截止阀、消防阀、PPR球阀等30余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售于成都、重庆、贵州、云南等地,2021年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

  近年来,苍溪抢抓成广合作、浙苍合作机遇,出台《眼镜、制鞋产业扶持办法》《入驻标准化厂房管理办法》和货运物流补贴、解决用工优惠激励政策等,共承接像广元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这样的制鞋企业、眼镜企业26户,建成投产20户,制鞋、眼镜产业链正在形成。2020年,成链引进熔炼、铸造、阀门精加工和汽摩零部件生产等产业项目17户,建成投产16户,新增规上企业4户,产业转移成果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