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打造襄阳市民休闲游憩地

2024-06-15 设备展示

  水榭亭台、小桥曲径、绿树掩映、花草层叠,流水穿园而过……如今,襄水源已经变成一座美丽的郊野生态公园,正以诗情画意的全新面貌呈现在市民眼前。

  襄水源生态公园位于岘山西麓的扁山脚下、襄城区白云人家南侧,总占地面积约300亩。该公园保留了大片土丘密林地貌,并对现有堤岸进行拓宽、堆石,修筑拦水坝,形成陂塘湿地、林地生境等地貌,景观绿化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

  作为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襄水源生态公园的建设,汉江国投旗下襄阳汉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简称生态投)立足整体布局,传承襄水历史文脉,科学规划设计,精心施工建设,高标准打造市民休闲游憩地。

  幽幽草木,潺潺溪水,一座古桥横跨溪流之上,矗立在襄水源生态公园内。斑驳的石板,布满桥身的青苔,承载着襄阳数百年的沧桑,见证了襄水的历史变迁。

  该桥名为瓮子桥,据传是明代中期所建,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桥身长10余米,跨径近3米,宽约2米,设计科学,仅凭单孔支撑,全部用石块建造,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固。据了解,在白云社区还曾有一个厘金局,即清政府对此地来往货物设立的关卡。由此可以说明,瓮子桥曾是一条繁华的交通要道,商业十分发达。

  “作为历史背景和文化遗存,瓮子桥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的桥梁建造、交通贸易、商业往来等历史信息,成为襄水源生态公园具有标志意义的文化符号。”本土文化学者、襄阳市旅游学会会长陈新剑说。

  细数襄水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历史人物——曹璘。他曾在襄水源头——扁山之下隐居,为当时的襄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

  曹璘,字廷晖,号西泉,又号大铁山人。据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理事、市规委会咨询专家方莉介绍,曹璘曾在院内修建了一座见庞亭(向庞德公致敬),他的号“西泉”,很可能就是指襄水源头的泉水。

  曹璘为人正直,曾担任御史,弹劾了当时只会夸夸其谈、治国无能的内阁首辅刘吉。辞官归乡后,他以庞德公为榜样,在襄阳隐居,三十年未入州府。隐居期间,修纂了《正德襄阳府志》《正德光化县志》,邀请从祀孔庙的大儒陈献章为襄阳的府学宫写碑作记,还参与了很多社会事务,比如当时襄、樊二城之间济汉桥的修建。

  “曹璘在襄阳有很多故事可以让我们深入挖掘。未来,他的事迹也可以在襄水源生态公园中反映出来。”方莉说。

  襄水源生态公园是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的起步区,放眼整条襄水岸线,更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需要挖掘呈现。

  “在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将襄水沿线真实的、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机融入,深度挖掘譬如北津戍(汉襄阳县、马跃檀溪等)、响水潭、汉阳王故居、东津渡(桃林馆、天宁寺、洄湖等)、观音阁(白马寺、孟浩然故居等)重要文化节点。”湖北文理学院教授叶植说,襄水的修复提升,将还原并充实襄阳在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凸显文物古迹遗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水经注》曾有记载:“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千百年来,襄水一直滋润着襄阳城,是襄阳的母亲河。

  襄水源生态公园以“生态襄水源,追忆母亲河”为设计主题,突出自然野趣,恢复和展现襄水滨水景观格局和生态公园特色,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开敞空间。

  公园在保留现有大片土丘、密林的基础上,对现有堤岸进行拓宽、堆石,修复拦水坝,从襄水上游而下,依次建有陂塘湿地区、疏林草地区和山林湖畔区,起到涵养水生态、保障水安全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岸线设计摒弃了传统石料水泥堆砌的硬质驳岸,采用草坡入水的方式,展现草坡与水流的自然形态。

  “经过多年运行,襄水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但汛期水患、枯水期河道干涸问题任旧存在。为此,我们在思考怎么尽量让洪水来得慢些、枯水期河道还能有水流时,设计思路有所调整,河道治理进入生态综合提升阶段,同时突出实用性亮点。”襄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师付胜红介绍,襄水源生态公园梯级堰塘均设置有放空管(坝下埋管),在极端雨水天气来临前,通过闸阀的控制腾空堰塘,预留蓄水空间,能削减干流河道的洪峰。

  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也是襄水源生态公园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

  襄水源生态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在保留现有松林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充分的发挥其生态功能。秉持“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原则,遵循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大量采用乡土树种,如朴树、枫杨、三角枫、垂柳等。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季相和色相变化,春有樱花紫藤、夏有荷花鲤鱼、秋有芦苇秋叶、冬有白雪红梅,做到“四季有看点、季季有亮点”。

  “公园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处休闲郊游的好去处。这里望得见山——岘山,又看得见水——襄水,而种植的多种乡土植物能唤起人们的乡愁。”原襄阳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吴金科说。

  公园设置了四栋服务建筑,建筑坡屋面采用现代木结构。“现代木结构,一方面,延续了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文脉特征,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减少了钢筋水泥的使用。同时,现代木结构屋顶内部自然形成优美韵律,免去二次吊顶装修工序,有效节约建筑能耗。”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肖峰说。

  智能化的灯光、通风等室内环境控制管理系统,水文馆展馆内“5G+AR/VR”微美全息光场视觉,局部无线充电座椅、场景互动设施等户外体验感强的智能手段……襄水源生态公园在智能化方面下功夫,为游客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游园体验,未来还将不断丰富应用场景。

  在不少公园,我们大家常常看到“绿草茵茵,脚下留情”这样的标语。但在襄水源生态公园,市民可带着孩子在草坪上嬉戏、放风筝、玩滑板,享受亲子时光,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来打卡拍照、放松身心。

  “我们以市民体验为第一原则,致力于打造‘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草坪,让游客可以亲近大自然。”生态投工程部副部长陈祥介绍,草坪采用暖季型草和冷季型草搭配,长度控制在110米左右。施工方严控草坪的贴合度,同时做好日常养护、修剪,春、秋季分别追播一次,确保草坪四季常绿、绿草如茵。

  作为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一期工程,襄水源生态公园于2021年9月底全面开始建设。项目建设伊始,以人为本、便民利民惠民的价值导向便鲜明地刻在建设者心中。

  “我们最大限度地考虑公园的生态属性,减弱了人为干预痕迹。”陈祥说,在景石的选择与叠放上,结合地貌,运用千层石等景观石,使人有置身于山林之感。同时,模拟自然中万物的本来状态,采取石无定位的布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为满足游客的亲水需求,公园不仅利用景石堆叠形成层层跌水景观,而且景石上方能够保证行人的通行,让大家感受脚下的潺潺流水。公园还设置了很多亲水平台,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襄水、打卡拍照。

  除了常规入口之外,还在周边居民区设置了一些出入口,将台阶、石头全部铺好,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游玩的空间。

  在工程建设上,生态投统筹资源力量,科学周密部署,大力推进工程精细化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游园体验。

  生态投组建专业化的工作团队,按照时间节点要求,细化实施工程的方案,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在最短时间之内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充分吸收其他生态项目建设经验,成立大师团队,精选本地树种,对每一棵树进行源头把控,每3天组织专家到工地现场实地指导,大师团队每周召开专题会研究讨论,确保项目精益求精。

  水车随着流水缓缓的转动,发出潺潺的水声,与一旁的景亭和亲水平台浑然一体,与散置于驳岸的景石和穿插其间的水生植物相得益彰,无不体现出郊野气息和美感,为游人提供了绝佳的亲水体验和农耕文明的联想。

  此处陂塘将原有的河道进行生态化改造,以蜿蜒曲折的水道分流洪水,一方面,能调节水量、蓄滞雨洪;另一方面,湿地系统的建立可以对河道起到改善水质和自然栖息的作用。尤其是在深秋时节,雪白的芦花充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诗情;栖息的大雁,为此景增添动感意境。

  在平缓的地形上以轻松的线型勾勒出如波纹一般自由的流线,围合形成一片片小小的绿地,如同一滴滴晶莹的露珠从细枝上滑过,三五一组自由散开。位于中心位置的是紫藤花廊,层层叠叠的紫藤花从廊架的缝隙中倾泻而下,随风飘舞。

  瓮子桥作为荆襄古道历史古迹,得到了保护性修缮。本着对文化尊重的原则,将瓮子桥的前世今生通过立碑的形式体现出来,并通过桥头一树红梅呈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诗境。在隆冬纷飞的白雪中,瓮子桥一定会更具有古典意趣和美感。

  在园内西北隅的山岭上青松苍翠,姿态俊逸,是本公园天然的风景资源。以极简主义风格在山下路边点缀株株桃树、柿树和红枫。春天,桃花盛开,如朝晖氤氲;深秋,枫叶似火,如晚霞渲染。

  通向亲水平台的小径蜿蜒曲折,静谧清幽。道路两侧是枝繁叶茂的玉兰和樱花。初春时节,紫色的、白色的玉兰优雅绽放,盛开的粉红色樱花烂漫如云,微风拂过,落英缤纷,令人陶醉。

  在向阳处最宜观景的位置,设计了一片近万平方米的大草坪。坡面地形使整个草坪如波浪起伏的海洋,而坡顶上的一片丰花月季,姹紫嫣红,使草坪更显美丽开阔。在草坪的黄金分割区域,种植的一棵高大三角枫成为绿色草地上的视觉焦点,散置的景石增添了郊野之趣。

  连接公园内襄水两岸的廊桥是典型的传统古建筑风格,重檐画梁,精美典雅,桥下水面开阔,碧波荡漾。夏天荷叶田田,荷花盛开,红色、金色的鱼群悠游其间,充满盎然生机,增添了几分夏日的清凉。

  “五一”假期,生态投将在襄水源生态公园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3个点位将分别开展文艺表演,6个打卡点将为市民提供互动体验。

  举办古风、春色、野趣风格的特色演出活动。襄水源生态公园以水为题材,选取襄水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加工,以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视觉美感,表达浓郁的地方文化风情。其中,在泉石溪亭点位演奏国乐雅韵《水之声》,以民族乐器扬琴、古筝、二胡、笛子演奏与水有关的名曲,营造空旷、幽静、雅致的氛围。在碧海飞花点位表演古典舞蹈《襄水情长》,呈现水墨风格,展现水之秀美。在白芦秋雁点位表演歌舞《情思襄水上》,歌词取材于唐诗咏襄阳的佳句,曲风节奏明快。

  组织“与文明相伴 与健康同行”活动。共设置6个互动体验活动打卡点,分布在休闲驿站、2号驿站、生态卫生间、观景驿站、瓮子桥和亲水平台等地,分别以玩、画、谜、茶、信、诗等为主题。游客可以在打卡点参与投壶、木版画制作、猜谜、填诗词、品茶、领取明信片等活动,按照游戏规则在6个点位集齐6枚印花,可在活动期间兑换精美礼品一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朱科、秦小芳、杨帆、袁一君、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