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渠道闸门

俄乌武装冲突神秘机枪现身:苏联时代实验型号 穿越时空再上战场

2025-04-14 渠道闸门

详情介绍

  近日,据俄罗斯媒体ANNA报道,俄军士兵在前线缴获了一挺尼基京实验机枪。

  俄军占领乌克兰军队防御阵地之后,发现了一挺罕见的尼基京机枪。经过调查发现,这挺机枪没有配备TKB-521弹链,乌克兰士兵错误地为它装填了PK弹链,结果造成卡弹故障,因为没有办法立即排除而被抛弃。该枪是格里高利·尼基京和尤里·索科洛夫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被命名为尼基京机枪(EPN),用于参加苏联通用机枪竞标。小批量制造了1000挺,败给了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PK机枪。一批尼基京机枪封存在敖德萨附近的仓库内,当乌克兰军队紧急征兵、启动封存武器时,将这些机枪配发给一线部队,却没注意到这种稀有武器的价格为5万美元。

  本文为“卡拉什尼科夫杂志”网站发布的介绍文章,作者米哈伊尔·捷格加廖夫,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军队招标新型通用机枪,口径7.62×54mm。此次招标有众多设计师推出了自己的作品,几乎到竞标的最后阶段,尼基京机枪似乎都比最终获得胜利的PK机枪更受欢迎。如果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在最后阶段失利,那么苏联军队很可能装备的就是尼基京机枪。1958~1959年,尼基京机枪已经成功通过了敖德萨、列宁格勒和突厥斯坦军区的军事测试。

  通过照片能够正常的看到,这挺尼基京机枪是1960年生产的。这可能是为了参加第二次测试而生产的实验批次之一,该枪并非最初设计,而是经过了改进,解决了之前测试中暴露的缺陷。

  首先,尼基京机枪配备了火药燃气截止阀,确保自动系统更平稳地运行,进而对零件寿命和射击精度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尼基京机枪采用一次进弹方式,而卡拉什尼科夫机枪则因为7.62×54mm是带底缘弹药,所以使用了更复杂的二次进弹方式。

  但是,火药燃气截止阀的制造公差很严格,让武器的生产、操作和维修变得更复杂。此外,火药燃气截止阀的存在让尼基京机枪浸水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

  与PK机枪使用的闭式不可散弹链相比,由于尼基京机枪采用一次进弹方式,需要用更难制造、更昂贵的弹链。

  顺便说一句,显然是因为缺少配套弹链,才导致乌克兰军队装备的尼基京机枪无法正常射击,因为俄罗斯士兵缴获的大多数这种机枪都是被主动丢弃的。最有可能的是,这是在配套弹链丢失、损坏之后,无法有效补充后发生的。

  在测试过程中,尼基京机枪曾经出现过高硬度钢制造的弹链碎片将枪机组紧紧卡住的情况。尼基京机枪在进弹过程中,枪机头推动弹药底缘沿着弹链边缘运动,很可能会产生金属碎屑,势必会影响到尼基京机枪的可靠性。有趣的是,俄军缴获的至少一挺尼基京机枪因为装入PK弹链而导致故障,这样的故障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排除,因此导致乌克兰士兵抛弃这挺尼基京机枪……

  笔者认为,1960年在各个军区测试的机枪都移交给了GRAU存储基地,作为战备武器。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圣彼得堡的实验室仓库内存放着大约400挺尼基京机枪。而俄乌武装冲突时出现的这些尼基京机枪,似乎是敖德萨军区仓库内的存货。

  乌克兰军队可能装备了数百挺尼基京机枪,不过在当前的情况下,其装备时间可能会很短,这主要是因为俄乌武装冲突的战局正在急剧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且其使用的特殊弹链没办法得到有效保障。

  从细节上看,俄军缴获的尼基京机枪与第一批制造的实验机枪不一样。显然,这些都是经过改进的实验型号,参加苏联军方的第二阶段测试。

  苏联时代的实验机枪能够出现在60年后的俄乌武装冲突中,只能说这样一个世界太奇妙了。

  笔者希望俄罗斯博物馆能够因此增添新的展品,而这些展品都经历了一段有趣的穿越时空之旅。15年前,笔者第一次接触尼基京机枪,就发现这种机枪从设计角度来看很有趣。尽管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PK机枪赢得了苏联第一种通用机枪的竞标,几乎成为苏联/俄罗斯军队的象征,但咱们不可以忽视了与其竞争的尼基京机枪。

  尤其是尼基京机枪正在与PK/PKM机枪进行一场对决,不同于60年前的苏联军方测试,这是在真正的战场上……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