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kaiyun.com > 盲板阀系列

基建狂魔隧贯江河14家打洞高手成就世界最强水下穿越!谁的更牛?

2025-04-19 盲板阀系列

详情介绍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进入21世纪,为了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环境,人类必须大量利用地下空间,因此,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水下隧道建设技术被称为地下空间开发结构工程技术的关键技术。通过我国隧道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努力奋斗,尤其是近5年来,在多项世界首创水下隧道的工程实践中,我国水下隧道的设计、实施工程技术与管理,逐步走到世界的先进行列。

  近几年,我国隧道实施工程技术发展迅速、高手云集,已经多次成功穿越长江、黄河、松花江等,众多设计、实施工程单位为中国的水下工程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最难、最大、最长等等这些世界纪录不断的被刷新着...

  武汉长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条穿江隧道,又称“万里长江第一隧”。该隧道总建筑长度3630米,分左、右两条隧洞,其中东北线亿元。

  武汉长江隧道于2004年11月破土动工,是中国第一条开建、最先贯通的长江公路隧道,2008年4月19日,武汉长江隧道双线日试通车。

  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扬子江隧道与南京长江三桥之间。长江隧道为双向六车道,行车时速8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3亿元人民币,穿越长江的左右线年底,南京长江隧道获得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鲁班奖”,成为国内首个获“鲁班奖”的过江隧道工程。2015年12月,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金质奖。

  南京扬子江隧道(工程名: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与南京长江隧道之间。南线米;北线米。两条隧道均为上下两层,每层单向二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限速60公里,设计日通行车辆十万辆,整个工程总投资约52亿元人民币。

  2015年7月2日,南京扬子江隧道顺利实现全线贯通,这是世界上同类隧道中顶级规模、长度最长、地质最复杂、水压最高的隧道,被誉为“江底70米深处的世界级工程”。

  上海长江隧道全长约8.9公里,自开工起,就因其“长、大、深”的特点,吸引着业界同行的目光。长——盾构一次性掘进距离长达7.5公里,世界上绝无仅有;大——两台超大盾构直径达15.43米,堪称世界之最;深——江底高水压施工,最深处覆土达55米。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先后聘请了全国10多个省市的专家攻关,通过采用“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技术”施工,攻克了小转弯半径曲线段管片破坏、明挖法风井深基坑失稳和管涌、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江中所遇不明障碍物等16项风险难关,创造了五项“全国第一”的记录。

  2014年06月16日,武汉地铁4号线越江隧道工程顺利贯通。这是继“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公路隧道、武汉地铁2号线越江隧道之后,武汉开通的第3条穿越长江江底的隧道。右线米,左线米处穿越长江,盾构越江段1470米。

  我国目前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水压最高的地铁越江隧道——南京地铁10号线公里,穿越长江最深处达58米,是我国目前单洞双线最长的越江隧道,具有掘进断面大、里程长、水压高、透水性强、局部埋深浅等特点。

  南京地铁三号线跨越长江隧道工程,全长约3345米。三号线米的直径是普通地铁的两倍,盾构机总长约110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长度,总重1700吨,有4层楼高。隧道江底掩埋最深达江面下60米,隧道每平方厘米承受的水压力为6公斤, 相当于在一成人大拇指甲上压着6公斤的重物,水压力之高居世界前列。

  武汉地铁7号线公里,分左右两条隧道各2.59公里,其中“江中段”长约2.59公里,它是世界上首条公铁合建的盾构法隧道,在武昌岸接秦园路,汉口岸接三阳路,建成后既可以供地铁通行,又是一条双向6车道的过江隧道。

  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长江隧道从汉口黄浦路站出来后沿卢沟桥路至江滩,在二桥上游约450米处下穿长江,至武昌岸至和平大道徐家棚站,隧道全长3186米。与其他长江地铁隧道的不同之处在于,8号线过江隧道开往武昌和开往汉口的地铁过长江时,都在一个隧道的两条线路上行驶,即称为“单洞双线”。

  淮南一南京一上海1000kV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这是世界上首次在重要输电通道中采用特高压GIL技术,通过江底隧道穿越长江,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

  长江五桥穿越夹江的隧道部门将采用和建地铁、扬子江隧道类似的盾构方式,其中,穿越夹江主线km/h,双向六车道。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位于长江皖江段“大拐弯”处,隧道北连接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纬一路,下穿长江,南接芜湖市弋江区大工山路,工程设计为城市快速通道,线km,隧道采用盾构和明挖施工,隧道段全长4.94km(管片外径14.5m的盾构隧道段长3.95km)。

  在这13个穿越长江的工程里,多数是由铁四院进行设计,中铁十四局作为施工公司参与了超过一半的过江隧道工程。详见下表: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

  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上游约30km处,线km,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也是难度最大的穿黄隧洞,单洞长4250m,包括过河隧洞和邙山隧洞,其中过河隧洞段长3450m,邙山隧洞段长800m,隧洞采用双层衬砌,外衬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内径7.9m,内衬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成洞内径为7.0m。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穿黄隧道位于兰州市安宁区银滩黄河大桥南北两侧黄河河床底下约15米至22米之间,右线米,左线米,采用两台泥水盾构机进行施工。

  地铁2号线一期冰雪大世界至世茂大道盾构区间总长度为2911.887米,该区间跨越两处江水区以及一处泄洪区,跨度为2.91公里,最大水深为6米,隧道顶部位于江底以下14.9米。

  由于世茂大道至冰雪大世界区间是穿江线路,需要穿过富水砂层,盾构机始发及接收区域均位于临江富水区域,所以和普通城市地下盾构采用的“土压盾构”方法不一样,这个区段将采取“泥水盾构”方式施工建设。

  “遇水架桥”是千百年来人类的习惯做法,随着水下地质勘探技术、施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地面交通压力的一直增长,水下交通隧道以其少拆迁、不影响航运和水域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灾难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独特优势,慢慢的变成为当今跨越江河的新方式。

  这些已建和在建的水下隧道,个个堪称世界级难度,那么在这些洞穿江河的地下铁军之中,你认为哪家的穿越更牛呢?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