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介绍
鞍山,这个以钢铁著称于世的重工业城市,有一个值得鞍山人骄傲和自豪的别称:祖国钢都作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城市,鞍山工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鞍山工业实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恢复和建成了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并形成了冶金、纺织、机械、电子、化工、轻工、建材、医药、食品制造业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鞍山工业的巨轮迎着改革开放大潮,乘风破浪,向着建设现代工业强市的目标扬帆远航
100年前,在中国的版图上,鞍山只是一个小村镇。岁月荏苒,百年巨变,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伴随改革开放的强音,一个生机勃勃、充满了许多活力的现代工业城市鞍山逐渐崛起。鞍钢“共和国工业长子”脚步铿锵鞍山因钢而立,因钢而兴,鞍钢是共和国的鞍钢,也是鞍山人的鞍钢。走过风风雨雨,走过峥嵘岁月,鞍钢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成长壮大,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为新中国的建设、为鞍山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鞍钢的起步,是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屈辱历史的一个缩影。二十世纪初,在日俄战争中取胜的日本帝国主义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南满地区的一切特权,随之成立了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进一步实施对南满的侵略和扩张。从1911年开始,日本人在鞍山非法进行矿产勘察,相继发现了鞍山周围地区蕴藏大量丰富的铁矿资源。为了加大对中国资源的掠夺,1918年,“满铁”成立了“鞍山制铁所”,建设年产生铁100万吨、钢80万吨的钢铁厂。由于高炉设计不适合鞍山的原料条件、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原因,致使产品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当年仅生产生铁3万多吨,销售量仅有4000多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为扩大对鞍山地区钢铁资源的掠夺和建立“基础产业”,于1933年在鞍山成立了昭和制钢所,鞍山制铁所并入昭和制钢所,其钢铁生产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日本帝国主义依靠昭和制钢所,在鞍山掠夺了近千万吨的钢铁。1946年,政府接收鞍钢,着手进行恢复鞍钢生产,但由于缺乏财力物力,复工计划进展缓慢,到鞍山解放的近两年时间里,只生产钢锭9500吨,钢材1.25万吨。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鞍钢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同年4月,鞍山钢铁厂成立,鞍山人民在这片饱经战乱、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开始恢复生产,建设新鞍钢。“修复鞍钢谈何容易,需要美国的设备,日本的技术,再加上20到25年的时光。你们同美国尚未建交,我们日本又是战败国,你们外无援助,内力空虚,看来这片土地只能种高粱了。”原昭和制钢所的一名日本钢铁专家面对一片废墟的厂区,发出了如此感慨。然而,他的话没有应验,经过鞍山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鞍钢就迅速恢复了生产。1949年7月9日,是解放后的鞍山人民最大的喜庆日子,这一天,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正式开工。到1952年,鞍钢的旧有设备已全部或局部恢复生产,鞍钢累计产铁210多万吨,钢190多万吨,钢材110万吨。1953年,全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党中央提出“全国支援鞍钢”,建设鞍钢被列为全国的“重中之重”。“一五”计划期间,鞍钢计划进行37项重点工程,其中顶级规模的是在鞍钢乃至全国影响至深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7号炼铁高炉等“三大工程”。“一五”计划时期是鞍钢大规模建设和生产发展的兴盛时期,鞍钢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并以数量慢慢的变多、质量慢慢的变好的钢铁产品,有效地支援了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到1957年,鞍钢的生铁产量由1952年的83万吨提高到336万吨,钢产量由78万吨提高到291万吨,钢材由47万吨提高到192万吨。“一五”期间,鞍钢完成基建投资17.59亿元,累计上缴利润22.4亿元,超出同期国家对鞍钢的投资。在以后的各个经济建设时期,尽管出现和经历了“”和“”的坎坷和曲折,鞍钢的生产建设仍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吹拂沐浴着鞍钢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企业,使它青春焕发,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鞍钢的球团改造工程、宽厚板工程、10号高炉大修工程等,为鞍钢提高自身实力、参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九五”计划以后,面对全球钢铁行业快速地发展的态势,鞍钢明显落伍了:设备老化,产品大多是大路货,附加值低,销路不畅,鞍钢已经走到了亏损的边缘。“?桓脑斓人溃?脑煺宜馈保?钟姓庵挚捶ǖ拇笥腥嗽凇5娜罚?园案掷此担?脑煲馕蹲徘R环⒍???恚?蟊首式鹜度肽芊袷栈乩此?睦镆裁坏住5?桓脑欤?蛞馕蹲胖挥兴缆芬惶酢U驹谡庋?氖?致房冢?案稚笫倍仁疲??冀?写蠊婺5募际醺脑臁?1996年4月18日,三炼钢厂2号板坯连铸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鞍钢大规模技术改造拉开了序幕。几年来,鞍钢坚持“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技改方针,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采矿实施提铁降硅攻关,使弓矿铁精矿品位提高到68.87%、鞍矿齐选提高到67.4%,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烧结达到全冷料、实现了全转炉、全连铸炼钢;建成的1780、1700热轧生产线、大型万能轧机高速重轨生产线、冷轧酸洗联合机组等一大批改造项目达产达效,取得了钢、铁双超1000万吨的历史性突破。鞍钢依托这些工艺装备水平的提高,开发出一大批市场急需的专、特、优产品,产品结构显著改善。X70管线钢中标“西气东输”工程,X65管线钢中标巴基斯坦管线工程,冷轧轿车板打入了一汽、二汽、上汽;集装箱钢板、热轧船板畅销市场,S355N“π”型钢率先打入了我国第一条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与此同时,鞍钢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成绩,使得炼铁、炼钢、轧钢制造成本降到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1700热轧带钢生产线,是我国首条自行开发、自行施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流程热轧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样板工程,年产量达到250万吨。该生产线位工程院院士及国内热连轧技术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获中国钢铁协会、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标志着鞍钢技术创新取得巨大突破,并在成套输出连铸连轧技术上迈出了新步伐。做强钢铁主体,实现结构优化,使主体装备技术水平和生产的基本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批高技术上的含金量、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占领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过去,鞍钢的板材产品,仅占全部产品的30%不到,经过“九五”到“十五”的大规模技术改造,鞍钢一改过去留给世人“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的傻大黑粗印象,以崭新的姿态令世人瞩目。有了1780、1700两条生产线作基础,为鞍钢在“十五”期间的钢材深加工项目提供了原料保证。“十五”以来,鞍钢彩涂板、镀锌板及冷轧一、二号生产线相继建成。到目前,鞍钢产品的板管率已达到89.7%以上,板材成为名副其实的鞍钢主流产品,轿车板、无缝钢管、时速300公里的重轨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鞍钢目前都能生产。面对加入世贸后异常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新形势,鞍钢大力推进“三改一加强”,狠抓“九五”重点技改项目的达产达标,快速推进“十五”技改项目,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档次新产品。目前鞍钢已经能够生产700多个品种、25000多个规格的钢材产品,去年鞍钢的钢和铁产量均超过1000万吨,实现了鞍钢发展史上的新突破。去年底,世界钢铁动态杂志评出的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榜,鞍钢名列第9位。如今鞍钢的资产负债率逐步降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建国以来,鞍钢累计生产钢3亿吨,生铁2.97亿吨,钢材2.02亿吨,上缴国家利税730亿元,相当于国家投入的13.5倍。在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的同时,鞍钢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5年以后,鞍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改革,钢铁主体企业人员减少到3.28万人,仅去年钢铁主体企业通过结构调整等途径,全年减员11.9%,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97年的6.6万元/人,提高到13.7万元/人。鞍钢将分离的辅助单位进一步推向市场,成立26个全资子公司,使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施资产重组,推进企业组织架构的优化,在企业改制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组建了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鞍钢新轧———德国蒂森克虏伯镀锌钢板有限公司开工,与冀东水泥合资建设水泥熟料生产线签约,鞍钢投资主体多元化迈出了新步伐。而今,东北大地春潮涌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东北最大的钢铁企业,鞍钢肩负着新的使命:做推进鞍山经济腾飞发展的领军者。鞍钢在去年钢铁产量双超千万吨的基础上,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5年内规划投资220亿元,逐步完成对主体工艺设备的现代化改造,使炼铁、炼钢、连铸以及轧钢等主体工艺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十五”末期板材比将达到86%,冷轧薄板占热轧带钢的比例达到42.6%,涂镀层板占冷轧薄板的比例达到53%。重点发展冷轧薄板、热轧薄板、镀锌板、特种钢管、重轨和大型材等产品。加快建设东部1000万吨钢精品基地,开发建设西部500万吨精品板材,慢慢地加强鞍钢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到2005年鞍钢技术装备全部更新,建成两座3200立方米现代化高炉,炼钢实现入炉铁水脱硫、脱磷、脱硅和炉外钢水精炼,成为拥有一条宽厚板生产线、两条热轧带钢生产线、三条冷轧薄板生产线、四条镀锌板生产线万吨钢材的能力,跻身世界钢铁企业的前排。地方工业百舸争流千帆竞百年沧桑鞍山工业鞍山的民族工业起源于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由于起步较晚,长期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规模普遍较小,设备陈旧落后,管理上的水准低下,大多是作坊式的家庭经济,缺乏行业、同业组织,处于分散无序状态。到鞍山解放时,地方工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只有鞍钢、电业局、铁路器材厂、轧花厂、水泥厂、灵山农具厂、机械厂、制米厂、印刷厂、制革厂等28户企业,仅能生产一些锹、镐、铧、犁、砖、瓦、砂石等简单的工业产品,工业总产值仅为0.93亿元。鞍山地方工业的成长开始于建国以后。经过50多年的发展,鞍山地方工业已形成拥有冶金、机械、建材、纺织、电子、石化、医药、轻工、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技术比较先进、装备比较优良、行业结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鞍山工业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5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50年代初,国民经济建设恢复和实施“一五”计划时期。在全国支援下,组建全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成为以钢铁为核心的偏向重型工业城市。第二阶段为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鞍钢为依托的地方工业逐步兴起时期。这一时期,我市涌现了一批为鞍钢提供非标设备及机床的机械加工业,使工业经济又一次添加了“重”字号特征,机械加工业日渐发展。第三阶段为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工业经济发展进入轻重比例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在立足解决“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宗旨下,相继创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的轻纺企业,纺织、轻工、石化工业得到了相继发展,轻重工业比例有所改变。第四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受基本建设迅猛发展大环境影响,地方冶金工业再度大上时期。这一时期发展的特点是在投资拉动下,地方以鞍钢为依托发展一批中小型轧钢企业,大小冶金企业一度达到370多户。第五阶段始于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并重、运行质量显著提升时期。由于改革开放的趋势十分明显,发展是硬道理成为人类的共识,追求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这一段时期鞍山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依托,以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工业强市为主旋律,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鞍山工业经济坚持“改革、改造、开发、开放”的基本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引进、开发、改造并举的发展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地方工业的发展。以新钢集团、钢丝集团为代表的地方冶金工业,以自控仪表集团、锅炉集团、矿山机械股份公司为代表的地方机械工业,以合成集团、化纺厂、印染厂为代表的地方纺织工业,以斯波兹曼有限公司、钢瓶厂为代表的地方轻工工业,以化一、化二、化三为代表的地方石化工业,以鞍广集团、电讯器材厂为代表的地方电子工业,以一热电、双岭水泥公司为代表的地方建材工业,以一药、二药为代表的地方医药工业,形成了庞大的工业体系。鞍山生产的汽车轮辋钢、PC钢铰线、冷轧带钢、H型钢、各类自控仪表、阀门、各种各样不同型号锅炉、振动筛、轴承、农用机械、专用汽车、整流器、冷却器、涤纶长丝、化纤纱(布)、分米彩色电视发射机、水泥、高耐磨和中超耐磨炭黑、中成药气雾剂、胶原酶等各种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家、部、省各类大奖和高品质的产品称号。其中,矿山机械股份公司生产的波浪牌YA系列圆振动筛、化工二厂生产的高耐磨和中超耐磨炭黑等产品获国家银奖,鞍广集团生产的分米波彩色电视发射机填补国内空白,成为我市地方工业的重要支柱力量。近年来,面对国际化市场之间的竞争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鞍山工业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方略,全力推进调整结构、国企改革、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等工作,使鞍山工业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鞍山工业进入了新的辉煌时期。作为一个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老工业城市,鞍山工业经济改革的起点,始于对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市国有企业在组织架构、所有制结构上动用大手笔,实施大手术,近90%的国有中小企业以转制、出售、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这一些企业的退出为工业经济开辟了一条更为广阔的发展新通道。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是近年来发展工业经济的主题,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招商引资是国有公司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的最佳途径,这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从国企三年改革脱困初期开始,我市工业系统对外开放的意识越来越强,招商引资的领域越来越广,对外开放的水平慢慢的升高。通过招商引资,相当一批企业与国内外有名的公司建立起了合资合作伙伴关系,美国欧文斯科宁公司、北美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台湾中橡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得髁宋沂泄ひ稻?靡延煞獗盏哪诓垦?废蛉?轿坏亩酝饪?抛?洌?ㄉ杩?判偷厍??玫男赂窬殖醪叫纬伞?伴随着鞍山改革开放的进程,鞍山的民营经济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成为我市发展最快的经济成份,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近几年,非公有制企业以机制、技术、市场营销等领域所具有的超前性,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迅速壮大起来。2002年,我市民营经济已占工业总产值的82.3%以上,占全市GDP的48.2%,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建国50年来,我市工业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成绩斐然。地方工业有300多种产品达到国际水平,有400多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有130多种产品获得全国第一,有30多种产品获得国家大奖。如今,鞍山地方工业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从1997年至今,工业经济稳步的增长年均幅度从始至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2年,地方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0.2亿元,是建国初期鞍山工业总产值的1000多倍。鞍山工业经济在稳步发展中迎来了新的契机,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鞍山工业经济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作为“新辽沈战役”的一个主战场,鞍山已经抢占先机,开始排兵布阵,“决战鞍山”的新一轮战略已经确定:构筑“一个基地、三大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基本完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具体目标是:建设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及国际一流水平的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使我市成为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加工、技术创新、产品集散中心。到2007年全市钢产量达到2000万吨、钢材2200万吨,全市规模以上钢铁工业增加值到2010年要达到239亿元;壮大装备制造业,把我市建成东北大型、综合性的工程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配套中心和全国最大的环保装备制造产业中心,形成冶金设备、矿山机械为终端产品的特色企业群,成为沈大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到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要达到98亿元;发展轻纺工业,以海城纺织工业园为龙头,以西柳服装市场为载体,打造东北纺织业航母,把我市建成国内著名的纺织产品生产和销售集散地。以软饮料、粮油制品、肉制品等为重点,使我市成为东北重要的食品制造业集散地。到2010年轻纺工业增加值实现270亿元;提升矿产品加工业,以资源为依托,以区位优势为基础,把我市建成世界级菱镁和滑石等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要达到93亿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一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国家级高新区前25位,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工业增加值要实现150亿元。百年工业,百年鞍山,没有工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就没有日新月异的鞍山。鞍山的工业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发展壮大,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前行。而今,“振兴东北”战役已经打响,鞍山这个老工业基地一定会在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中再创辉煌,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债务额度 做好1万亿元国债项目审核和预算下达
【文末有好礼】助力产业升级,科慕Krytox™高性能润滑剂为现代工业保驾护航
更多
Chinese machinery firm to build Thai si..